
直播一开始,CEO李彦博详细地介绍了NKN项目背景与团队,告诉大家NKN是什么样的项目和正在做什么。针对网友的问题,三位创始人从NKN的行业发展前景和布局,到项目计划,还包括具体项目问题和社区文化开诚布公地一一进行了解答。特别是针对刚刚结束的第8期币安社区投票活动的问题,NKN团队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应。通过这次直播,网友更加了解了一个全方位立体的NKN,部分网友更是看好NKN的未来发展,加深了对NKN的信心。
为了让更多的朋友了解NKN,我们选取了部分精华问题并整理成了文字,供大家阅读。
1.NKN是做数据传输还是网络共享?
彦博:网络是用来做数据传输的,而我们更关注在“传输”上,而不是“数据存储”或”内容”;NKN共享的是网络连接和带宽资源,而不是共享数据本身。
2.NKN和迅雷的区别?
彦博:NKN和迅雷的区别在于,迅雷更像是CDN(contentdelivery network,即内容分发网络)一些,同时做增加带宽和数据内容本身的缓存,传输路径也比较固定。而NKN是的网络是中心化性和也分布更广,另外NKN更多关注得是传输领域,不是缓存或共享数据。
3.PoR(Proofof Relay)是基于传输连接的还是传输能力的?是不是基于量,更合理一些?
彦博:没错。我们通常说网络带宽2兆还是12兆,这是传输能力。NKN系统工作后,由传输的数据量进行计费。现在很多东西都在通证化,区块链化,但很多应用是很难量化,如一些个人工作量化,信誉值上链就很难评估,也很容易作弊。但是一些计算机底层的资源是相对比较容易量化的,像运算能力和存储能力,PC跑多快,存储用多少空间,都很容易计算得出,传输的数据量也可以。所以在真正计费的时候,实际传输量是最终计费的结果。不是说我有100兆带宽,我就一定得到更多的奖励,还要看你真正的传输量。这也是PoR证明的核心点。
4.本身现在的网络节点物理连接是树状结构,加入软件算法做不了去中心化,因为并不能改变物理结果?
彦博:这个说法是正确的。硬件的架构并不会因为软件层而发生改变。NKN目前做的是一个可以跨地域,跨不同子网之间的一个网络覆盖层,这些软的网络连接资源可以去调度和共享。但从长期来看,就像Bitcoin里面人们为什么要挖矿一样,人们认为挖矿是有利可图的。NKN的经济激励也鼓励在一些网络薄弱或有需求的地方可以搭建一些中继或Switcher(交换机),路由器等去连通节点。当你的经济激励足够大的时候,有人是有意愿和动力做这个事情的,所以会形成基于网络传输的分布式的一个矿池。这是我们所期待看到的,而且这样的矿池产生的是有用数据传输而不是完全无用的热量。而这样基于网络传输的矿池建立起来也会让整个网络的吞吐和连接性得到增强或提升。这也解释了大家说“为什么纯软件怎么去提高效率或者网络传输能力“。这个激励模型如果能让硬件商和设备商建设这样的东西,网络的连通性和传输力就会好很多。
5.关于币安投票的结果问题?
Bruce:首先NKN能从众多项目中被选中成为候选中的前5名,本身就是一个胜利。我们社区发挥了空前的力量,都在积极的投票。在原始数据中,我们投票数和投票人都是第二。我们今天看见币安的声明,可能有些投资人或社区做了一些不是很合规的事情和方法,最后结果就是把Polymath免费上币了。币安的CEO赵长鹏表示,所有的项目都有很好的表现,全尽力、互相尊重,严格按照规则去投票。我是觉得有些可惜了。如果能上币安的话,当然能加速我们的进程。从产品开发的角度来讲,我们一直是处于领先的状态,测试网已经出来一个多月了。这次的投票活动又体现出了我们社区非常大的力量和热度,这也是交易所考量的东西,我们的团队也受到了考验。大家知道,我们团队是真正做实事,非常遵守制度,很有事业心的一个团队。这三点结合起来,对我们近期去上大的交易所是一个很好的促进。所以这此币安投票还是很成功的,我们很感谢我们的社区和亲友,纷纷出来支持和帮助我们,非常感谢。所以在这里,再次谢谢大家。
6.Filecoin挖矿占70%,我们相对少一些,是不是分配机制不合理?
彦博:现在代币的分配并没有一个既定的规则,也不是一定有现成的例子去参考,都是在尝试代币分配的模型,需要去兼顾各个方面。有些项目没有挖矿,有些项目比例不同,需看情况而定,看释放的周期和对象。对于网络传输而言,我们也要和设备商去合作是现有基础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并不会不以挖矿的形式提现而是以其他形式比如以基金会的名义去合作共建等,这样对整个生态更健康。这样更均衡。
Bruce:像区块链的项目,其实有四块大的人群,用户、投资者、项目方和挖矿的人。把用户和项目方结合在一起,这样各占三分之一。从经济模式来讲,是相互促进和制约的,不想让挖矿的人占的势力太大。像在比特币里面,矿池力量太大的话,价格可能会上升,整个使用费用太高,纯数量会太少。所以说我们觉得各占三分之一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
7.假设建立了一个节点,旁路劫持了上行数据,怎么办?
逸伦:这个问题可以和加密问题一起回答。简单来说,NKN客户端的地址是包括公钥本身的。这样做的好处是所有的流量都可以非常容易的做一个端到端加密,不依赖任何公钥基础设施的。不会出现公钥PGI被劫持或混乱,加密或解密都会出现错误等情况。公钥是嵌入NKN公链里面的。所有的通讯我们都要做成默认端对端加密的。这样的好处是,第一内嵌NKN端对端加密是非常强的。转发方不能看见包的内容,并且如果他对经过的数据包试图篡改的话,收到包的一方都可以通过验证签名链来立即知道他的包是被篡改过。只有收包方有私钥的人才会看到这个内容。安全性和中间人的问题都是不存在的。和自带Https意思差不多。它的好处是不依赖于中心化机构发证书,是一个更加安全、去中心化的解决方案。
8.请问NKN未来的用户可以锁币做节点吗?
彦博:节点无论是做服务节点还是接入,服务是指给别人做relay(中继服务),接入是指我只用这个服务,而不去做relay()。都不需要去锁币的。不像有些系统,是要锁币才能成为系统节点,是需要买币才有权限去做这个事情。目前NKN是没有这个限制的。未来也不是靠权益证明来挖矿的。如果是防作弊或防攻击是有可能的,但和我去锁币去获取权益的机制还是不一样的。
逸伦:从技术角度来说,首先我们已经开源了,任何人都可以用我们的代码搭一个自己的testnet(测试网)。我们欢迎有意愿的人加入网络来分享他们的带宽。即使锁币,也是非常非常小的金额,举个例子,10元钱,或100元钱,它的作用不是跟收益有任何的关系,它的作用是防止恶意攻击,防止有人创作1万个或100万个节点。除此之外,我们对挖矿没有任何的门槛,希望大家加入进来,做一个全球的传输网络。
9.支持手机挖矿吗?
彦博:从理论上讲,只要有网络连接能力就是可以的。如果我们的手机离的很近,我的信号好,你的信号差,我可以帮你去传递一些东西。但有一个问题,会导致手机的耗电量增大。所以这个事情是可以做的,可能就是要平衡下成本、收益和消耗的资源。我们后续也会支持这样的应用。但这个优先级相对会低一些。虽然它的实用性有些欠佳,但也是一个很好的应用场景。我们也是拓展这方面的新应用。目前主要还是集中在PC、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多一些。
10.可以介绍下NKN社区的状况吗?
彦博:NKN项目其实更需要做社区,因为我们要建一个点对点网络的社区。像比特币和以太坊的核心节点有几千个到一万个。网络是有规模效应的,网络里参与的节点越多,你的网络连通性越好,传输也会更高效一些。我们如果想建一个共享的点对点网络,参与方不多的话是没有什么实际作用的。因为连上网络很可能找不到你想连的对端,除非你们都在这个网络,你才会做这个事情。区块链本身驱动做社区运营,而且技术本身也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开发者和社区成员共建我们的网络。
Bruce:我把我们后续的计划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6月16日开发了测试网的第一期,全球有15个节点,我们现在把15个节点变成1500个节点,这样的话我们有很大的全球节点规模,1500个点是项目出的,在下一步就是把这些节点放开,所有的社区人员都可以运营他们的全节点。他们在接进来后,开始挖矿,这样就会把整个网络搭起了,8月底是社区建设的一个点,很多社区人员都有激动,他们已经在讨论怎么设计节点,怎么挖矿,很多人都在准备,做应用开发的准备工作。
11.5G带来的影响?
逸伦:5G带来的一个东西是EdgeComputing(边缘计算)。5G时代契合NKN有两个原因。1)带宽比现在的网络要好很多,NKN网络的瓶颈很大程度上在带宽。在5G网络时代,NKN带宽网络传输性能和带宽性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Edgecomputing是很独特的,在基站附近,会有有一些非常接近用户计算的一个资源。并不是说当用户有这个计算的时候,传到Google或亚马逊的服务器上,计算完成以后在返回用户,而是在边缘上,在非常接近用户的地方,边缘处,计算完就返回给用户了。这个如果能和NKN结合的话,像我们现在谈合作的公司就是就是做EdgeComputing的。如果能把NKN的节点部署在这里的话,会提升性能和用户体验。这个EdgeComputing也会作为NKN网络的一个转发节点,所以5G和NKN十分契合。2)我们现在GoogleCloud上做一个尽可能仿真的大规模测试,尽可能仿真的意思是在全球的节点上尽可能均衡,不能是集中在一个小区域里,否则的话性能上会有很大的区别。大规模是指至少上千节点测试。我们这次的测试主要是压力测试,包括网络的性能、延迟,网络和带宽的吞吐量、扩展性如何,以及网络数量的增长。NKN链下的网络数据传输网络一个极大的优势是可扩展性,节点越多,网络的吞吐量越大,是和现在大部分的区块链是相反的。大部分的区块链的TPS是说,我参与共识越多,节点越多,TPS越小。可以想象下,如果整个网络有这么一个性质的话,谁也别玩了。NKN很好优势在于当节点增加的时候,整个系统传输的规模几乎和节点数成正比的。O(N/logN),可以理解为,涨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当网络加入更多节点的时候,我整个系统能承载流量的大小其实也涨的非常快,多加入一个节点,网络的性能也就越好。我们需要去测试一个共识算法的性能,TPS,防攻击等基本安全的一个指标,我们尽快会测试完后让大家知道结果。
彦博:几年前我就在和Bruce合作一个项目,主要关注在4G底层的一些技术,包括基带和上层协议等。4G在技术上有很多创新或者说引用了很多之前的创新,像OFDM,MIMO, Beamforming, 包括像Turbo/LDPC编解码的使用等。融合了很多技术应用到4G传输里面,使得整个带宽有了一个极大的提升。5G本身并没有技术或算法方面的重大突破,当然无线的频谱带宽可能增打了,更重要的是怎么把现有的各种无线传输技术和设备融合起来。这个和NKN有很大结合点。NKN也是想把所有的点从软件层面都更好的连接起来,网络里我们连接的不光是PC,手机,还有像一些IOT(物联网)设备,采集了数据,需要去传输。如果有现成的P2P网络接入的话,就能很好的传输,这也会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点。